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三环某某楼2201室
  • 电话:18911603110
  • 传真:010-68888888
  • 邮编:471000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英语写作
  • 论语课和英语课一样重要(组图)
  •   属猪的最佳配偶去年刚刚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山东大学,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,国家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,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,被称为“中国近代起源性大学”。这所学科齐全、基础与文史研究见长的综合性大学,曾培养了童第周、束星北、季羡林、臧克家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。

      近日,记者走进该校,专访徐显明校长。这位中国著名的家,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入思考。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,徐校长就“高校去行政化”、“教育”、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”等教育热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,给人诸多。

      深圳特区报:山东大学刚刚迎来110周年校庆,您认为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,山大最为宝贵的东西是什么?

      徐显明:第一是师资。没有优秀的教师,就成就不了高水平的大学。有教育谚语云:“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大学”。在中国,我把它了一下,我认为,好教授就是一所好大学。

      山大历史上的几次辉煌,都是名师创造的。上世纪30年代的闻一多、老舍、梁实秋、沈从文等都是山大文学院的教授,由此奠定了山大文史见长的基础,使山大成为当时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大学之一。

      第二是价值观。我们把学术立校放在第一位,追求真理,追求学术,是山大人追求的最高价值观。价值观是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,是一所大学的灵魂。大学不应该是追求、物质利益和官阶身份的地方,当我们看到一些大学在发生变化,教授们越来越不受尊重时,山大却因为学术至上的价值观,吸引了越来越多德高望重、志同道合的优秀教授加入。

      徐显明:山大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。学生总数超过6万人。学科门类齐全,涵盖13个门类学科。她历史悠久,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,医学专业开始于1864年,直至1952年,医学学科的学生能同时获得美国纽约大学、大学和齐鲁大学三张文凭。同时,她还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。

      山大在文史、基础研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中国学者在《自然》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山大人1904年完成的,十年后《科学》上的中国人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山大人撰写的。束星北有“中国的爱因斯坦”之称,童第周则是中国的“克隆之父”。上世纪30年代,我们培养了季羡林、臧克家等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大家。建国后的50年代初,引领学术风气的几乎所有重要文史学术讨论都是山大发起的,山大人办的学术刊物《文史哲》被誉为中国高校文科学报之王。深为所喜爱,以至数次写信索要该刊。我们以基础研究见长,数、理、化、生等学科一直保持较强优势,现在有8个学科已进入美国ESI数据库全球1%行列。

      目前,我们正在儒学特色,在孔子出生地举办的以中外文明对话为主题的尼山论坛,已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。山大孔子学院将成为世界级儒学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心。

      徐显明:山大要建设成为复兴古典学术的东方中心,传承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家中心。同时,儒学要成为全球的世界中心,基础研究将进入世界一百强。我们的目标是,要在2021年前后,即山大建校120周年时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。具体将推出以下措施:

      一是人才战略。吸引和培养一批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。去年,我们聘请了2007年诺贝尔获得者Peter Grünberg,任全职教授,新聘两位院士,一年中引进11个“千人”。我们提出了“十百千”人才计划,10年内,计划延揽10位左右界上有重大影响的战略科学家,100位在全球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,1000位战略后备人才。

      二是学术振兴计划。将力促支撑学术的核心指标大幅上升。去年,我们在SCI(美国ISI公司一期刊论文文摘数据库)上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836篇,数量已超过日本的京都大学。山大在SCI上的表现一直居中国高校的前十位。山大已在数学、热工程、材料等领域拥有了世界级科学家及领先世界的原创性。

      三是国际化战略。未来10年内,山大的课程总数将达到7000门,其中外语课程将达到总课程的四分之一,英语课程将按1000门设计安排,部分使用日文、德文等其它语种。我们将有30个左右的专业,使用全英文教学。拥有海外博士学位比例的教师提高到教师总数的30%,外国留学生比例将达学生总人数的10%。此外,我们将参与一批国际化的课题,并有若干国际性论坛,外籍教师比例也将大幅提升。

      四是构筑山东大学系统,我们将恢复在青岛办学,并将把青岛校区建成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。她所拥有的千余米海岸线的优势及山海相抱的美丽,是中国任何一所大学校园都无法比拟的。第一个项目――教学楼工程已获教育部立项即将动工。博物馆、体育馆、图书馆等工程已获和青岛市的立项,明后年将逐步拔地而起,这样,山东大学将形成济南、威海、青岛三个校区统分结合、优势互补、各具特色、一体发展的办学格局,山大将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“模式”。

      其中,济南校区将以医学人文学科为主,青岛以新兴、理工、海洋学科为主,威海以空间学科、应用学科、社会科学为主。我们将利用青岛的国际化和交通便利的优势,面向世界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,创造山大的第三次辉煌。

      深圳特区报:山大历史上产生了季羡林、臧克家等一批响当当的文学大师,这些“大师”的培养模式对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何?

      徐显明:季羡林老先生曾经亲口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以前他刚入读山大时学习成绩很差,当时只想做个小职员,没有潜心学术研究的大志向。时任校长、著名书画家王寿彭,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,鼓励他说,“如果你考班级第一,我给你写幅字”,他果然考了全班第一,领走一幅字。随后,王寿彭再鼓励他,“如果你能考年级第一,我再送你一幅画”,最后季老顺利领走一幅画。这两幅字画,对季老有着特殊的意义,为他专心学习、潜心学术,成为一代大师了大门。即使他在晚年,把大多数的书画收藏作品都捐出去时,这两件“宝贝”也一直带在身边。

      臧克家在考入山大前,国文考了96分,数学仅为0分,时任山大文学院院长的闻一多找到校长请示是否为其录取开设“绿灯”,最终被破格录取,成就一代诗圣。可以说,100多年来,山东大学一直有着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的传统,力求创造一种宽松的,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质,成为各个领域的创新型人才。

      深圳特区报:现在,这种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的人才培养反而没有以前宽松了,于是产生了“钱学森之问”。

      徐显明:1998年起,山大开始实行一种全新的通才培养模式,我们总结为“三跨四经历”。这种模式已在去年由中国教育办公室向多个学校推广。我相信这个模式是“钱学森之问”提出的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的一种成功尝试。

      “三跨”指的是跨学科、跨学校、跨国境。山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可以跨学科、跨专业、跨院系,每个学生都有几次选择机会,根据兴趣重新选择新的学术方向,新的院系。同时,我们在全国建立了山东大学同盟,和武汉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四川大学、中国大学、、西安交大等结为姊妹学校,从大二开始,山大学生可以申请到任何一所姊妹学校进行半年或一年的学习,我们叫国内留学。此外,每位学生还有到国外留学的机会。目前,山大已与世界60多个国家建立留盟,每年有1500人以上的本科生到联盟学校进行3个月的学习,且实行学分互认。

      这样,加上毕业前3个月的实习经历,山大的学生就具备了本校学习、国内留学、国外留学、社会实习4种经历。在不同学科的学习,不同校园文化体验的经历中,学生们成才的几率就会大幅提升。

      深圳特区报:接连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,引发全民对缺失的思考。您如何评价中国的教育模式?

      徐显明:我将分为4个层次,一是基础,包括恻隐,反哺,等。二是,是人作为社会,必须遵循的基本。三是职业,它要求守护社会公平,医生守护人类,教师守护人类灵魂等。最高层次的是,是一种因为人的忠诚而产生的不惜以其生命去捍卫的。

      但是,奇怪的是,现在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却出现了一种“头脚倒立”的现象。小学生的是,要求他们学习为实现主义奋斗终生,到了大学开始上法律基础课,再对他们进行教育,把整个教育应该遵循的次序完全了。所以,要彻底改变缺失的现状,首先得改变这种“头脚倒立”的教育模式。

      徐显明:在我看来,大学是高地,是社会的仓库和引领者。判断一个国家的水准,不是看他的,而是看他的大学。

      大学首先应该承担的是共同体的责任。大学和中间有两堵墙,一堵墙是校门,它是粗俗和高雅的隔离线,校门外你讲粗话没有人约束,但校门内必须要高雅起来。第二堵墙是看不到的,是一种上的自觉。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,受过良好教育的德水准理应高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。

      大学的首先体现在教师身上,师德决定校德,师德校德决定学生的生德。每年的教师节,我都会专门发表,每次都以师德、师品、师爱、师范等为主题。的师德、校德,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。

      徐显明:是的,我提出,在我们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之前,要先把学校办成受人尊敬的大学,只有把德性、思想性、创新性和特色性统一在一起的大学,才是受人尊重的大学。山大地处中国传统文化中心,有丰富的儒学等传统文化资源,且有着110多年厚重的文化积淀,所以我们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。

      我认为,《论语》就是一门教育的百科全书。去年起,山大的所有学生都将《论语》作为必修课来学习,论语课的地位和英语课一样重要。

      此外,我们强调对良好师德的培养。对山大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,我们的教授做兼职的非常少,他们都心无旁骛地坚守在岗位上。著名物理学家、诺贝尔获得者丁肇中到中国来寻找合作伙伴,经多方考察后,最终选择山大。当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选择排名更为靠前的高校时,他的回答是:“据我50年的科研实践,我得出一个结论,一个人即使是绝顶聪明,在同一个时间内同时做两个事情,哪个也做不好。如果一个人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做一件事情上,这件事一定会做好”。这既道出了一个真理,也同时评价了山大的师德。山大教授的忠诚于真理、忠诚于事业的厚重与是山大宝贵的力量之源。

      徐显明:主要有四个方面。一是教育的差距。中国大学承担的功能远远多于世界其他一流大学,如同美国一流大学校长的肩膀上扛着一个口袋在轻松前行,我们的肩膀上却要扛着五个麻袋在后面拼命追赶。除了教书育人,我们还承担了、经济、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功能,这也是中国高校最大的特色。所以,我们应对大学进行“提纯”,让大学回到本质,成为、知识、学术、思想和价值共同体,而不应是成为利益共同体。

      二是师资的差距,这是根本性的。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大学,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统计,得出的结论是:以全球共有200个学科,每个学科有200名顶尖的人才来算,全球各学科共有40000名顶尖人才。但必须面对的现实是,这些顶尖人才70%都在美国,中国所占的比例很低。所以,如何使世界一流人才更多地集中在中国,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    三是大学体制。现代大学制度有两块基石:一块叫学术,教授们可以对任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;一块叫大学自治,即大学可以根据法律授权,根据章程办学,不再向其他主体负责。中国大学如果能建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,与世界的距离将大大缩小。

      四是经费投入,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投入,大学除了要有、大爱、大师之外,一定要有大楼。这个大楼指的是一流的办学条件,先进的教学设备,保障教师有且舒适的生活条件等。

      我曾做过一个数据比较:山东大学每培养一个学生的成本,是荷兰莱顿大学的七分之一,日本京都大学的十二分之一,麻省理工学院、哈佛大学的二十分之一。山大去年办学总资源是42亿,应该说获得资源的能力在中国是比较靠前的,即使这样,我们和世界名校的差距还是很大。缩小这四大差距,是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的愿望。我相信,在2020年前后,会有一批中国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,其中,一定有山东大学。

      徐显明,1957年4月出生,山东莱西人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2001年9月任中国大学校长。2008年11月起至今,任山东大学校长。现任第十一届全国常委会委员,全国法律委员会委员,中副会长,中国学研究会会长,世界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。

      “我们都很校长。”抵达山大首日,与学生们交流时,一位学生提到徐显明校长时用了“”一词。

      见到徐校长,即刻明白了他受学生“”的原因:彬彬有礼,声音温和,表达观点时条理清晰,措辞严谨而不乏幽默,语速缓慢却极具感染力。接受采访时,每谈完一个问题,都会耐心询问:“这个问题楚了没?”

      学生对他最直观的了解,大多从场场爆满的开始。徐校长说,他喜欢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交流,不管有多忙,每年都会给他们作。他的有一个特点――片纸不拿。从任中国大学校长到任山大校长,没人见过他时带过稿子。这些即兴的涉及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热点等多个方面,当然,他最爱讲的是与他的研究领域相关的与社会公平。

      记者了解到,去年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的“体”,就是他原创。在“小悦悦”事件发生后的一次中,他对学生们说:“当你遇到老人摔倒时,不要袖手旁观,要勇敢地并得科学要领地去扶他,不要担心老人会抓住你不放。如果你遇到赖皮也不要担心,学校会为你,在法律上上和物质上为你提供帮助。”当时,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,有学生将这些内容晒到了网上,随后被其他大学“改装”成若干个版本。

      在一份对学生的“你心目中的大学校长是什么样的?”的调查中,除了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、管理水平、社会活动能力和科研实力,8成受访者都评价校长是“能亲近,能常见到,真正为学生着想的人”。